沪江副总裁,创世成员徐华老师认为,企业家之所以会感受到来自于互联网颠覆式创新的压力,是因为经过数百年来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,为社会提供了由量化到质变的基础,企业家所面临的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的现实社会,大量的电脑互相连接,构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虚拟互联网世界,而这个虚拟互联网世界,通过非常便捷的技术,非常快的场景和规则迭代,非常快的市场反馈机制,极高的压缩了现实社会中原有的变革周期和成本,因此,互联网带来的颠覆式创新对原有经济秩序的冲击更加猛烈。
一、早期的互联网商业模式
早期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有广告、电子商务以及增值性服务等。这些商业模式大多都延续到今天,新浪、网易、搜狐以及腾讯,主流的商业模式仍旧是广告。把电子商务做的最好的是马云,经过时间验证,电子商务这个商业模式是最有强大生命力的,这是甚至可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唯一的早期互联网商业模式。增值性服务,比如说QQ推出的QQ秀等,慢慢地也衍生出了互联网商业模式。
尽管早期的互联网商业模式看上去很简单、很粗糙、很幼稚,但经过二十年的发展,互联网已经从早期的“婴儿”成长为一个庞大的虚拟世界,它重构了无数的场景和规则,压缩了无数的成本,提升了传统领域的变革周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效率,最终颠覆了电视、广告、出版、通信、教育等很多产业。
互联网时代的技术革命,带来了更高的效率,甚至是崭新的商业文明,甚至把一些理想因素,包括共享精神、自由精神、平等精神也带到了整个商业的虚拟世界里。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,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便捷,并且让人们没有办法真正地离开虚拟世界。
二、颠覆式创新三大核心逻辑
在众多被颠覆的产业当中,有的是潜移默化的,有的是非常刚烈的,但总体来说,在背后一定是有逻辑可以追寻的。
1、三大核心逻辑之用户为王
企业一切产生商业收入的来源都是用户,因此,企业的产品一定是从用户为王的基准上来实现提升。在过去,很多企业都是先提供产品,在市场上得到需求验证之后形成销售量,从而促使企业发展,这是因为以前中国的市场经济不够开放,竞争对手不够丰富多元化,但现在因为竞争对手的丰富多元化以及用户的要求多样化,传统的企业发展方式已经不适用。这要求企业必须重新审视企业的产品,能否满足社会的需求,而社会需求的最本源就是用户。基于此,企业要思考三个角度:大众维度,体验至上,用户主权。
a、大众维度:优秀的大型企业一个核心点就是用户量级,想要提升企业销售数据,要从三个本源角度思考,第一,企业的客单价有没有再提升的可能性?第二,用户购买产品的频率能不能得到提升?第三,企业的用户量级能不能得到扩充?只要企业能够解决这三个问题当中的任何一个,企业销售收入就一定会增加。
b、体验至上:企业一定要满足用户的消费体验,其实有很多产品都是一样的,尤其是实体产品,比如在商场买的电视机和在网上买的没有什么区别,甚至每个品牌长得也差不多,但是如果说不同的人都在网上下载微信端,那用户的微信都是一模一样的,但是一旦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,所有的微信就会全部变的不一样,联系人不一样,朋友圈不一样,聊天记录也不一样。同时承载微信端的手机也变得不一样,它开始变得定制化,因为用户的使用痕迹在里面,这就是产品的迭代,产品的用户体验导致的,用户会认为这就是他的产品。
c、用户主权:围绕着用户所需要的功能,去研发产品,让用户觉得这个功能是为他开发的,这会让用户愿意去宣传产品,愿意去推动产品成长。因此,用户主权代表的不是基于产品为主导去传播产品,而是从用户角度出发,让用户认为这个产品是因为他而存在的,让他相信自己是产品的粉丝,产品需要他这个粉丝的力量,这是在新的品牌营销时代,所有企业面临的新的机遇。
2、三大核心逻辑之互联为本
互联为本要从三个方面去理解:
a、互联、互享、互动是重点,这个重点分纵、横两个方向。纵向模式:企业的线上和线下一定要走到一起来,即人们常说的O2O一定要结合到一起,形成线上线下的匹配;横向模式:企业要想办法实现与更多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联系,实现更多资源的互通,更多用户的互通。
b、平台。生态的本源是平台,未来真正能够成为巨无霸,能够持续更长时间的企业,一定是生态级的企业。典型案例为BAT,三家企业都是生态级的,BAT围绕着社交,围绕着搜索,围绕着电子商务,打造出来的护城河,已经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挑战。
c、组织自由。组织自由是现在经营管理中,一定会面临完善或者改变的机会。阿里巴巴、腾讯每年都会对它的组织架构进行调整,原因就是为了激发组织的活力,原有的组织叫做他组织,他组织是为了整体这个大组织而生活的,没有太多自主精神,所以现在企业应该把他组织变成自组织,这个组织是为“我”所存在的。想办法把企业的组织架构多元化,把扁平化实现更多的切入点,真正能够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,企业才会获得一些新的优势,才能获得新的成长。
3、三大核心逻辑之数据驱动
数据是成为一个优秀企业非常关键、非常核心的基础因素。对于数据,企业要做好两件事情。
a、数据定位。用户浏览互联网的时候会留下信息、行为、关系三层数据,这三层数据结合到一起,就形成了一个数据源定位,接下来企业就要围绕产品去思考这个数据。
b、数据开发。数据开发是数据价值的进一步体现的过程,收集数据不是很简单的数字,是要从庞大的文字、音频、图片、视频中提炼出信息,最后组织成一个完整的数据,要从这些数据里边筛选出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,让企业对用户实现标签性的定位,对用户的消费内容、消费习惯、收入状况进行定位。
三、企业架构
对企业架构进行最专业性、最聚焦的重塑,企业的思维一定要从用户着手,因此,企业首先要知道目标用户,同时要激发用户的活跃程度,增强用户黏性,让他们认可产品,然后进行商业性的转化,在转化出商业性之后,他们将会成为企业营收的来源。
在业务层面,企业经营目的是以下几大方向:
1、了解企业的用户需求、用户规模、用户消费特性、用户消费频率等,同时通过内容运营和活动运营来激发用户,让用户慢慢地成为企业品牌的粉丝,并且为产品提供建议,以及愿意传播产品。在这之后企业可以进行收割,一定要保证用户在支付环节的流畅度,根据调查,有80%的用户流失是是因为支付不畅。
2、围绕着用户已经购买的行为,再次进行调研,要了解用户体验,了解用户思维情况,通过数据了解用户在线停留时长、使用幅度、每天打开次数等。在这之后,企业可以知道哪些环节是可以打掉的,哪些环节是可以合并到一起的,哪些环节是必不可少并且有可挖掘空间的。
3、进入到用户沉淀和深挖环节,企业要充分地开展合作,包括去引流实现用户的交流,以及上下游产业链的打造,实现更多用户层面的一些覆盖和交互。
4、以上三项工作做好之后,企业的部门划分自然就会变得清晰。企业的职能性部门,人事部门、财务部门、法务部门、品牌市场部门等坚定地支持业务部门;通过企业创新中心,或者是企业商业合作部门,来实现企业异业的打造,实现企业更多更有商业价值的资源整合;然后通过企业产品和服务供应链,对企业供应环节进一步地优化和迭代,不断完善供应链以及用户体验,让用户看到企业产品,就是具有生命力的产品。
0条大神的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