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是MPV时代原创稿件, 作者为龙彬,欢迎分享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旅行车的大本营在欧洲,其凭借舒适的驾乘感受、宽大的车内空间、较低的价格和使用成本以及灵巧的车身,占据了欧洲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,遍布法兰西的大街小巷,也统治着英格兰的各大停车场。
同时,据我浏览众多汽车类网站、论坛发现,旅行车在国内也有不少的忠实粉丝。然而即便如此,在欧洲最吃香的旅行车到了中国,却如打了霜的茄子,水土不服似的少之又少。相比轿车、SUV,旅行车就这么真的不好?
旅行车并不差
客观来说,旅行车当然好。空间大是旅行车最大的优点,三厢轿车后备箱上方的空间却是旅行车用来放行李的地方。如奥迪A4 Allroad的车长和轴距相比A4L分别短了40mm和64mm,行李箱却比A4L多10L,后排座椅倒放以后就更大了,达到了1430L的水平,是A4L的3倍。
其次,旅行车还非常灵活,和轿车相似的车身尺寸和底盘高度,决定了旅行车拥有同样的灵敏性和舒适的驾乘体验,相比SUV笨重的车身和较高的重心有不小的优势可言。
中国从最开始的汽车发展引入轿车开始,三厢车就成了国人首选,相比两厢车更能装,多了个尾巴更安全等等,然后就有了很多专供中国的版本,更长的轴距、更大的尾箱、更低的价格等等,最后实在满足不了,SUV和MPV就火了起来。
但旅行车在中国为什么就活不下去?
价格比较贵
国内消费者不买旅行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车型少和买不起,合资品牌或者国产品牌旅行车车款太少,而进口车型价格偏高。自主品牌曾有过奇瑞威麟V5、中华骏捷wagon、陆风风尚等旅行车,但大都因为造型等原因而落幕。
至于合资方面,除了早前上汽大众桑塔纳旅行版、广州标致505 SW8等寿命不长的国产旅行车,加上新近上市的高尔夫嘉旅之外,中国市场在售的如大众Golf、奔驰C级、宝马3系/5系、奥迪A4/A6等旅行车都是进口的,售价普遍为20-60万之间。
强制的大小3C认证、25%的关税外加17%的增值税,卖不动的很大一点就是它们的价格居高不下。而相对便宜很多的三厢车、SUV和MPV就成为了首选。
如2015款迈腾旅行版,36万的指导价,可以买下两辆国产1.4TSI舒适型了,更比一汽迈腾的顶配版2.0TSI尊贵型贵上整整10万元。多花将近一半的价格就只为买一个大屁股?我想再有情怀的瓦罐党也要低头看一下手里的钱包。
其实如果价格不是差特别离谱,国人还是会为wagon和import这两个词买单的。如A4 Allroad较大的折扣,让一部分想买45 TFSI的消费者改变了目标。所以说到底,价格才是制约旅行车在中国普及的最大原因。
SUV抢滩登陆
难道旅行车有着比SUV更好的舒适性和比轿车更好的通过性,都无法引起这个只看颜值的社会注意?其实这也与我国的国情有关。
SUV在中国市场的火爆还与其底盘有关,上下班经过的烂路,经常被当作停车场的人行道,说了一年多却未动身的一次自驾游。过坑、上马路牙子、出车祸大车占优势,出去玩碰到沟沟坎坎,所有这些万一发生的事情成为了国人购买SUV的最大理由之一。
很多旅行车就算离地间隙比轿车高,有四驱系统加持,能应付中国90%的路况,可总有那10%的情况成为国人拒绝你的理由。旅行车操控是好,空间是大,悬架是挺舒适,但在这个汽车消费观念还不成熟的中国市场,却不如一辆前置前驱的伪SUV。随着近年来SUV日趋火爆,其价格门槛也是一降再降,性价比元不是旅行车能比的。
另外,汽车本身就会有各种用途。旅行车的主要用途,其他车型也能兼顾。言下之意就是,旅行车和SUV在功能上有重叠的部分,都可以满足用户的大容量装载需求,但后者显然比前者覆盖的需求范围更大一些。在不装大件物品的时候,旅行车和普通三厢车没有区别。SUV和放倒第三排座位的MPV可有很强大很方便的装载能力。
旅行车本身不是一个独立车型,而是三厢车衍生出来的特殊车型,所以跟其他的独立车型比起来,功能会更加单一,也更加的小众。
国人观念作祟
简单来说就是旅行车还是不符合目前“中国国情”。在国内虽然两厢的Polo,福克斯等小号旅行车卖的不错,但对于A4 Allroad、蔚揽等B级和C级旅行车,中国市场依然不带他们玩,原因到底是什么?
追溯历史,轿子这个词和中国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轿子在我国有四千多年历史,雏形产生于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初期,发展到宋朝和明朝达到巅峰,由于主要的产马区西北和东北并不在当时国家的势力范围,所以宋明时期的马匹奇缺,成为战略储备物资,轿子代替马车成为人们主要的出行工具,而到了明清时期,更是成为了富人和贵族们的“豪华汽车”,轿子文化也理所当然的流传了下来。
在中国人的固有思维里,汽车就像轿子,前凸后翘才是真理,一辆汽车必须前有车头后有车尾,看起来才大气端庄,才能称得上一辆“车”,而旅行车的大屁股则给人一种头轻脚重的感觉,实在勾不起中国消费者太大的兴趣。
不管是喜欢Wagon的欧洲,还是喜欢Sedan和SUV的美国和中国,每个地区都有他们的文化和国情。
轿车不一定能进入欧洲人的购物清单,旅行车也不会是美国人车库里的常客,但从80年代大奔、皇冠、雅阁的横行,到现在嘉年华、Polo和飞度进入寻常百姓家,我们能看到两厢车甚至是旅行车正在被国人所接受。
假以时日,如果旅行车被厂商重视而进行国产,中国的路况越来越好,我想路上的大屁股会越来越多,中国的旅行车文化也会越来越成熟。
0条大神的评论